随着国家对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政策密集调整,民族品牌强势崛起,细分领域部分企业创新突围,占据产业链上游,掌控核心技术。4月1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报道了国内医疗器械目前的发展情况:节目提到,国产医疗设备在各大医院中的采购比率越来越高,医院也越来越重视技术与服务。节目中,以普门科技为例,展示了国产医疗设备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成绩。
点击视频,观看相关报道:
视频来源:央视网
专题以普门科技床旁治疗设备为例,分别从学术高度、临床应用、核心技术三个维度进行报道:
1.学术定位有高度,代表细分领域国家最高科技水平:普门科技与付小兵院士等多家合作,完成的项目 “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普门科技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迄今唯一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企业,代表该细分领域的国家最高科技水平。
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先成先生
普门科技和付小兵院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临床应用定位高端,全国1500余家三级医院客户:普门科技床旁治疗设备在“创面治疗中心”建设中的应用得到高端三级医院广泛认同。央视专门采访深圳市人民医院了解到,普门床旁治疗产品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临床科室应用良好,超声清创机、光子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物理治疗设备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为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治疗技术。
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黎静
普门科技光子治疗仪正在进行创面治疗
创面治疗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央视财经观察也请行业分析师做了评估,深圳医疗器械行业作为高科技创新代表,创新历经了三境界:早期进口替代,针对某一单品进行模仿创新,逐步掌控自主知识产权;第二阶段组合创新,针对某科室形成系列化产品组合,形成科室级产品供应方案;目前创新再升级,围绕某单病种(或单病症)跨学科联合诊疗平台式创新,学术与技术整合式创新。
随着国家药品零加成及单病种控费政策的陆续出台,床旁治疗技术将快速发展普及,而以普门科技为代表的创新企业将赢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